課程詳情 學校簡介 學校地址 網上報名
關鍵詞:ICA大連對外漢語教師考試中心 大連小語種培訓學校 大連對外漢語培訓班
在漢語詞匯系統中,有一類詞語具有較為明顯的中華民族文化特征,往往被稱為國俗文化詞語。對這類詞語的教學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方法。
1. 利用實物圖片展示及體驗法進行教學
根據我們對漢語教材的考察,在對外漢語教學所涉及的國俗文化詞語中,物質文化詞語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包括飲食、器物、服飾及一些跟風俗習俗有關的日用品詞語等,其中又以飲食類詞語居多。這類詞語采取翻-譯法和注釋法,有時難以準確傳達出其形狀和特點!皩嵨飯D片展示法”是讓學生真正理解這一類詞語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筷子、硯臺、毛筆、旗袍、毽子、中國結、書法、篆刻”等詞語時,老師就可以給學生展示實物或圖片,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親自體驗一下,例如,如何正確使用筷子、如何使用毛筆、如何研墨、如何編織中國結等等。尤其是在海外對初次接觸漢語的零起點學員進行教學,這些直觀的實物道具可以起到一目了然的效果。例如筆者在教形容書法筆勢的詞語“龍飛鳳舞”時,就曾給學生展示了一些草書和狂草的書法作品和圖片,學生們立即就明白了這個詞語的意思。
實物圖片展示與親身體驗在教飲食類文化詞語時最能發(fā)揮作用,如“粽子、餃子、月餅、元宵、春卷”等詞語。有經驗的教師往往會帶領學生到超市去看一看或者到飯店去品嘗這些中國特色食品。如果條件許可,還可以組織學生包餃子、包粽子。再如中國菜的名字,其字面意義與實際內容有一些差別,翻譯也很難達意。如果將課內教學與課外任務活動結合起來,則有助于學生對詞語的理解。例如留學生一開始接觸到“宮保雞丁、木須肉、麻婆豆腐、古老肉”等菜名時,往往有些疑惑。教師在教這些詞語時,也可以先展示這些菜的照片,然后讓學生去中國飯館學習點菜,親自嘗嘗這些家常菜的味道。當他們看到這些菜并吃過以后,就完全明白了,甚至后來還會評價哪家飯館的中國菜最地道。
可見,在漢語為母語的環(huán)境中進行文化詞語的教學,要善于利用實物展示和親身體驗的便捷條件,充分發(fā)揮這種語言環(huán)境上的優(yōu)勢。學生在漢語為非母語的海外環(huán)境中學習漢語,有時實物展示和親身體驗會有一定困難,則可以利用圖片展示的方式讓學生加深對這些物質文化詞語的印象。
2. 借助多媒體技術開展文化詞語教學
多媒體教學能夠實現聲、圖、文、像并用,使學生從聽覺和視覺多方面直接獲得語言信息,在語言教學中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學生這樣獲得的知識往往更加直接,印象也更加深刻。在文化詞語的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化詞語涉及到中國自然地理、名勝古跡、節(jié)日習俗、人情往來等,都可以借助聲像、電影或動畫-等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內涵-和魅力。例如有的老師在教“京劇、梅蘭芳”等專有名詞時,就給學生放一段梅蘭芳京劇演唱視頻,學生看完后,不僅體會到了作為中國國粹之一的京劇“委婉動聽”,而且對“梅蘭芳是京劇表演大師”有了切實理解,甚至對“臉譜、花旦、青衣、蘭花指”等文化詞語的意思也有了準確了解。
再如《新實用漢語課本》第2冊第20課有這樣的對話:
王小云:你知道嗎?今天晚上聽中國民樂。它跟西方音樂很不一樣。
林娜:我知道,中國民樂主要是用民族樂器演奏的中國音樂。剛來的時候我不太習慣聽民樂,可是現在我很愛聽。
王小云:你喜歡聽《春江花月夜》嗎?
林娜:啊,《春江-花月夜》美極了。我已經買了這個樂曲的光盤,今天還要再買一些,給我的朋友寄去。
這段對話里涉及兩個關鍵的文化詞語:民樂、《春江花月夜》。盡管教材對《春江花月夜》作了非常詳細的解釋,但是學生不能體會到其中國民樂的優(yōu)美。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最好給學生播放一段民族樂器演奏的《春江花月夜》,學生通過親耳聆聽,才能與課文對話人物所說的“《春江-花月夜》美極了”產生共鳴。
由于旅游的話題在漢語課本中所占比例較大,因此地理風貌、名勝古跡類的文化詞語在教材中的出現頻率較高。教這類詞語,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借助多媒體視頻來展示。讓學生通過視頻影像領略中國各地的風景名勝,從而產生視覺美感,全方位多角度地體會詞語所蘊含的文化內容。例如,在教“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樣的熟語時,就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介紹蘇州園林和杭州西湖的風景視頻錄像,美麗如?-的?-南風景在把學生們深深吸引的同時,學生們也就明白了為什么中國人把蘇杭比喻作天堂。
有些文化詞語,涉及中國歷史上的人物或事件,現實生活中已經不存在,因此可以結合課文和相關詞語播放一些影視資料片段。當然播放影視作品,老師要有所篩選和引導,可以有意識地將電影中的重點詞語摘錄出來,讓學生預習和復習,這樣就會讓學生們在看電影的同時加深對這些歷史文化詞語的來源和含義的了解,而不是單純?yōu)榭措娪岸烹娪。例如《博雅漢語》(準中級第2冊)第11課課文為“采訪孔子”,課文里有孔子的不少名言,如“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guī);仁者愛人”等等。一位老師講完這一課以后,將有關孔子的名言摘錄出來,讓學生背誦,然后又為學生放了電影《孔子》片段,給學生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凡是電影中的孔子說出那些名言時,學生們都心領神會,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們對中國歷史、孔子及儒家文化的興趣。
網絡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為教師們更形象生動地開展?jié)h語教學提供了便利,如何更好地借助豐富的網絡多媒體資源進行文化詞語的闡釋,還有很多值得探索的空間。
3. 注重文化詞語背景知識的補充講解
詞匯是社會歷史發(fā)展的一面鏡子,不同語言的文化詞語往往折射出不同民族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不能把文化詞語的教學僅僅看作孤立的詞語教學。很多文化詞語的講解必須結合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而進行,尤其是反映社會政治?-濟制度和歷史事件的一類文化詞語,以及隨著時代發(fā)展而陸續(xù)產生的新詞新語。
例如,在漢語報刊閱讀課上,學生們接觸到諸如“改革開放、經濟特區(qū)、下海?-商、個體戶、獨生子女、計劃生育”等詞語時,僅憑教材上的詞語解釋和注釋,是很難真正理解這些詞語的真實含義的,這些詞語已經-被打上了明顯的時代烙印。因此教師就有必要對學生作一些補充的講解,介紹這些詞語所產生的特定時代背景,以及這些詞語在特定時代和語境下的特定內涵。再如,有時教材中的課文話題內容與中國歷史人物和事件有關,如“孫中山、武則天、秦始皇、辛亥革命、西安事變”等等,教師在講解這些專有名詞時也要給學生補充相關的中國歷史知識,才能讓學生真正讀懂課文內容,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文化知識的補充介紹,有利于文化詞語的教學;而文化詞語的講解又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們對文化知識的興趣,拓展他們的文化視野,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因此有必要在漢語綜合課之外,給學生開設一些文化課程。在初級階段,限于留學生的漢語水平,可以用母語為學生增設中國文化常識的課程或講座,讓他們對中國文化有一個初步了解;中高年級則可以開設中國歷史地理、中國文學藝術、中國經濟和政治等專題講座。另外,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課下閱讀。很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都發(fā)現,那些曾用母語閱讀過一些介紹中國歷史文化書籍的學生,在接受漢語文化詞語時更加容易,對詞語意義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
4. 對文化詞語進行歸類,集中解說和操練
詞語教學講究歸類集中。詞語歸類可以按相同語素、相近詞義、相同詞音、相同詞性以及相同構詞方式等不同的標準進行劃分。目前對文化詞語的類別劃分盡管意見有分歧,但主要仍是依據所蘊含的內容而分的。在開展文化詞語的教學時,適當地將同樣話題內容的詞語歸并在一起講解和操練,形成一個“詞語集合”,有助于學生較快地擴展詞匯量,也可以讓學生在理解和使用文化詞語時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作用。
飲食類文化詞語歸類教學是很多教師在初級漢語教學過程中常常采用,也深受學生歡迎-的有效方法之一。涉及中國特色飲食的話題時,不少教材尤其是口語教材往往會在生詞表之外另列一個補充生詞表,將一些中國特色飲食列出來。這樣的編寫設計也為教師開展詞語集中歸類教學提供了方便。例如學到“綠茶”可以補充“花茶、紅茶、烏龍茶、龍井茶”等等;學到“揚州炒飯”、“炒面”等詞語,可以以“炒”為中心詞,列舉出“炸、煎、煮、燒、烤、蒸、燉”等中國菜的不同烹飪手法。這樣的詞語歸類講解和操練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活躍課堂氣氛。
詞語歸類教學要盡量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引導學生們自己去歸納。這種教師啟發(fā)下的詞語歸類操練,有助于學生復習和積累詞語。例如學到“端午節(jié)”一詞,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再說出中國的一些其他節(jié)日,像“春節(jié)、中秋節(jié)、元宵節(jié)、重陽節(jié)、清明節(jié)、國慶節(jié)”等等。再如談到中國地理和建筑時,可以讓學生們介紹他們自己曾?-游覽過的名勝古跡。對已經-掌握了一定詞匯量進入中高級階段的學生來說,文化詞語的歸類操練可以適當增加難度。在高級漢語閱讀課上,講解完“賢伉儷”后,可以讓學生們寫出一些表示夫妻恩愛情感的詞語,學生們心領神會,很快就在黑板上寫出了“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如膠似漆、相親相愛、白頭偕老”等詞語,讓老師也頗為感嘆。
總之,在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教師采取多種策略和方法將詞語的文化內o-充分揭示出來,就可以讓學生們在學習漢語語言的同時更加真切地感受和領悟中國文化的魅力。
國際漢語教師協會,英文名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簡稱ICA,成立于1995年,是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授權的國際性團體組織,在中國,國際漢語教師協會獲得國家人事部、教育部、勞動部等政府部門的權威認證認可,協會宗旨是促進漢語全球推廣和推動國際文化交流。 協會下設國際漢語教師考試委員會、國際漢語教師認證委員會、國際漢語教師就業(yè)指導委員會,北美(紐約)、歐洲(巴黎)、亞太(香港)三個分支秘書處,大陸地區(qū)常務秘書處辦公室在中國北京。 ICA推出的“國際漢語教師職業(yè)資格證書”唯一得到153個WTO成員國教育部門的共同認可.在國內經過中國外交部、國家人事部等認證認可;歐美,是唯一經過英國大使館、美國大使館等100多個國家的領事館認證認可的國際漢語教師資格證書。 國際漢語教師協會(簡稱ICA)鄭重聲明:國際漢語教師協會在中國大連地區(qū)唯一授權代表處為:大連盼達漢語學校。 大連盼達漢語學校是專業(yè)化、特色化的對外漢語教學、服務機構,成立于2009年,成立至今已和多家外國企業(yè)及機構團體達成漢語培訓計劃及服務協議。 我們的優(yōu)勢: 【教學優(yōu)勢】數百名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等簽約專家教授,保證提供最權威的師資力量和最優(yōu)質的教學效果; 【團隊優(yōu)勢】團隊核心員工全部具備自歐美發(fā)達國家留學、工作背景,為您帶來世界頂級的教育服務理念,為您提供全球的跨文化交流學習平臺。 【課程優(yōu)勢】專家團隊歷時5年研發(fā)制作專業(yè)的課程和教材,耗資數百萬人民幣。 我們的使命: 促進漢語全球推廣,推動國際文化交流! 我們的目標: 打造中國對外漢語教師培訓第一品牌,成為全球最大、最權威得漢語培訓和國際文化交流的領導者!
學校名稱:ICA大連對外漢語教師考試中心
固定電話:
授課地址:大連市中山區(qū)友好路 預約參觀